- 成都十岁男童千里寻医 来自家乡脐带血点燃希望
- 来源: 腾讯大成网 时间:2017-12-04
十岁男童千里寻医
“你要多吃点东西,才能赶快好起来。”10月24日下午5点半,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的层流仓外,何先生和妻子通过视频电话和儿子轩轩说着话。
轩轩来自成都,今年10岁,今年5月,他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后的5个月,一家人辗转寻医,从四川来到千里之外的安徽。就在4天前,轩轩接受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正处于术后观察期。有缘的是,这份点燃一家希望的脐带血,同样来自成都。
突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十岁男孩病床上学习
24日下午5点过,还未到探视时间,何先生和妻子已早早来到病房前等待。每天下午5点半到6点这短短的半小时时间,是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只能隔着屏幕见一见,不过,能看到他每天更精神一点,听到他的声音更有力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了。”
病床上,留着小平头的轩轩静静地躺着,话不多。“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是轩轩最常问的一句。
“(患病前)他很活泼的。”父亲何先生说,10岁的轩轩,比同龄小男孩更好动一些,他还特别喜欢跳舞,去年,他主动向父母提出要上舞蹈班。
今年5月初,平时活泼好动的轩轩突然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器官的造血器官不再造血,从确诊病情后,轩轩通过输血维持着生命。
“最初是想马上找到合适的骨髓进行移植,但太难了。”回忆起这5个月的求医之路,何先生心力交瘁。5个月里,一家人辗转多家医院,没有床位、没有合适的骨髓,打击接二连三。“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也越来越慌,越来越无助。”何先生说。
和焦虑的父母不同,轩轩乐观许多。有同学来看他,他会热情地和他们聊起玩具、游戏;暑假作业他也没有落下,坐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认真完成;9月开学,由于去不了学校,他特地让爸爸帮他领回了教材……
来自家乡的脐带血带来希望男孩已成功接受移植
“他自己都一点都不放弃,我们更不能放弃。”虽然求医路上坎坷重重,何先生一家人仍不放弃一丝希望。由于发病急,等不了合适的骨髓,医生建议,通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9月,得知安徽省立医院可进行该手术,一家人赶紧飞赴千里之外的安徽。
希望在此时出现。在该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孙自敏教授向全国七家脐血库发出配型申请后不久,四川和浙江的两家脐血库发回了反馈信息。
“四川库的这个(HLA)配型,六个点中五个(相)合,八个点位中七个点合,十个点中九个点合,应该讲这个配型是很不错的一份脐血。”孙自敏说。经权衡利弊,医生决定,用这份来自家乡的脐带血来救轩轩。
18日晚上10点,这份承载着何先生一家人希望的脐带血从成都出发,送往安徽。20日上午10点,在完成清髓预处理后,轩轩在移植舱内顺利接受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脸都白回来一点了,你乖乖的,赶快恢复,就能出来了。”隔着视频屏幕,何先生鼓励儿子,同时也给自己打气。目前,轩轩还要在层流仓里观察一个月,如果恢复良好,之后就可出院,重回校园。
据了解,这份给何先生一家人带来希望的脐带血,是2016年4月29日,青白江(微博)的一位年轻妈妈捐献出的。“没想到,走了那么多地方,最后还是家乡的脐带血救了他。”何先生说。